“就是这个味!”4月5日清明节,巴东县溪丘湾乡将军岭村民创茶叶专业合作社(下称民创茶叶),十堰茶商韩玲尝了口新茶后接连说了三个“好”。
韩玲在十堰做茶叶生意。前几天,她多处寻找好茶未果,经打听,慕名来到巴东民创茶叶考察。
沿着崎岖山路,民创茶叶老板娘胡正贵带着韩玲来到海拔900多米的深山中。“太美了!”她雀跃下车跑到茶园梯田中。
阳光正好,茶树冒出嫩黄的新芽,胡正贵摘了一颗介绍,她家这一片茶园有250多亩,是本地传统品种,生长周期要长一周,但是品质非常好,茶多酚、氨基酸和硒含量高。
韩玲欣喜地看着,沿着茶园边走边摘着茶芽,还不忘记拍摄。她决定,熬夜守着新茶出锅,当晚所制新茶全要了。
回到民创茶叶生产车间,胡正贵的丈夫王文祚正在收新鲜茶叶。他一边唱票一边开票,茶农们高兴地领着票据离开。
“每天傍晚是收茶高峰!”王文祚说,明前茶最金贵,喝起来甘甜可口,并且巴东茶叶含富硒。因此,茶农要抢在清明节摘茶,可以收获好价钱。
车间里,杀青机、炒干机等摆成一条线。王文祚介绍,他今年54岁,制茶近20年,生产车间从最开始的8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700平方米,自家的茶园从开始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亩,带动周边农户成立合作社。“现在每年收制鲜叶超过10万斤。”
他指着杀青机介绍,这是杭州支援的,新置的炒干机报销之外政府还有农机补贴,并且,每年在农闲时节,政府组织茶企外出交流学习,产能和制作工艺逐年提升。
“以前主要是加工,现在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!”王文祚介绍,依托“合作社+托管基地+农户+专技人员+留守劳动力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,生产步入正轨,茶叶供不应求,现已增加设备,开发夏秋茶资源,年加工能力达50吨左右。
进军茶叶市场,他们不孤单。近年来,巴东县培育出茶企108家,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,现有茶叶基地20.6万亩,年产值达5.1亿元。全县已形成以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乌龙茶、抹茶多层次茶产品体系,“巴东郡贡茶”荣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,“正山堂·巴东红”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金奖。
来源: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王梅芳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